編譯:湯淑君 節錄出處:聯合新聞網 | 全球觀察
來源:http://udn.com/NEWS/WORLD/WOR2/4613237.shtml

過去五天 全球8萬人失業

 
世界各地企業上周宣布的裁員總數超過8萬人,顯示全球經濟衰退的程度日益嚴重,幾乎各行各業都受波及,金融服務業與汽車產業更是首當其衝。
 
根據企業與工會發布的聲明,單在過去五個工作日內,全球已流失逾8萬個工作,花旗集團宣布裁員5.2萬人就占其中半數以上。即使扣除花旗不談,世界各地裁員數仍以平均日增5,500人的速度持續攀升。
 
這波裁員潮橫掃各行各業,從芝加哥的熱狗工廠到日本的汽車廠。信用緊縮重創信心,訂單隨之下滑,迫使企業大砍人事費用以及其他成本,努力熬過景氣寒冬。
 
基於已開發國家相繼步入經濟衰退,中國、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成長也減速,經濟學家預料未來情況只會更糟。
 

 Paragraph 1
 Paragraph 2
 Paragraph 3
 Paragraph 4
 衰退;惡化
 Deterioration
 工會
 Trade Union
 信用緊縮
 Credit crunch
 已開發國家
 Developed Country
 衝擊 Impact(s) on
 工作天 Workday(s)
 訂單 Order(s)
 
 金融服務業
 Financial Services
 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
 人事費用
 Personnel expenses
 新興市場
 Emerging Market
 汽車產業
 Vehicle Industry
 裁員
 Cut Staff
 
 
 

recpd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reeRice

FreeRice可以說是一個詭異的很有趣的網站。

這是一個免費的單字測驗網,主旨是利用遊客來此網站測驗的答對題數多寡,來累積他們捐贈給UN的米量,再由UN將這些米送去給需要糧食的國家。簡單來說就是,你答對一題,他們會捐20粒米給UN;答對N題,就有N x 20粒米捐給UN。

所以人人測驗單字之餘,還可以順便做善事,多好~

附帶一題,單字測驗的方式是以在選項中選擇相似字,而且這個網站還附上測驗單字的發音。所以可以無聊時,多去玩玩。

recpd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二時,跟一門課的老師談到不查字典怎麼懂文字意思的問題以及查英英、英漢字典上遇到的問題。老實說,我還是懸在查與不查的問題之間,很煩。

不查字典時,我看文章時,與其說是看的懂內容的意思,還不如說只是「憑著感覺去感受到」文章的內容。我不知道別人看文章時會不會有一樣的感覺,說得抽象點,我總是感覺到有一面透明的牆堵在我瞭解文章內容的通道上。我總是沒辦法越過那道牆,而感到很煩躁。

有很多時候,在我閱讀時,如果要假裝不去在意「妄想透徹瞭解文意」的這件事,越過這項要求,那在看文章時,我就必須面對有很多「自己以為懂」的地方,事實上只是「自己假裝懂了」的事實,而造成許許多多的誤讀。(我一直很納悶的是:疑?我好像都沒聽過同學學長姐說他們有這類的問題...難道只有我的領悟力比較差嗎?Orz看來我還需要多多加油...><�)

而查英英跟查英漢字典遇到的問題是:

在查英英字典時,有時候我會覺得怎麼好像在玩猜謎。

尤其是遇到花鳥草樹這類的名詞,英英字典都會敘述這朵花長什麼樣子、這隻鳥大概長什麼樣子等等(我看了通常會有點小抓狂,阿阿,我要你告訴我他是什麼東東,跟我敘述這個做什麼...我看了還是一樣滿頭問號阿),這種時候除了看看能不能在圖解字典上找到這什麼東東長什麼樣子(可是那要有空去翻阿)。

最麻煩的是一些難解的名詞(像archetype),連中文都解釋不清楚,英文我看了,感覺只有:噫~好像有點懂,可是我解釋不出來= =。尤其寫翻譯作業的時候,看英漢字典的敘述無法良好地詮釋一些字運用到句子裡的意思,再查英英字典,感覺上好像懂了,但找不到恰當的中文解釋,感覺真的很難以名狀阿....。也許這些問題只是因為我還沒跟英英字典混熟,中文還需要努力的搶救吧...。

[P.S 其實,我很希望能在英英字典在字的解釋下標出一些同義字,這樣去瞭解一個字的意思我覺得比較迅速,而且還可以同時記那些相似的字...不過這個功能我好像只有在英漢字典才看到,不然就只能去翻同義字辭典了...]

在查英漢字典時,我遇到的問題是:

我太容易質疑了。因為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英漢字典的中文翻譯,即便它們都是貼近文意的註解,我還釋免不了質疑。但我又無法否認很多時候,看英漢字典的中文解釋會比看英英字典去了解文意還要來的迅速,我只能在看中文解釋時,在心裡記著,中文純屬參考....

recpd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到一個很好的英文自學論壇,許多精采建議,包括泛讀、精讀、朗讀,都是極佳的學習手段。

三讀之外,丁丁再加上一讀:「抄」讀,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可以透過抄寫思索的過程,把語文內化成為我們自己的表達工具,不但會看也會用,能讀也能寫。抄讀的目的,正是為了會用、能寫。

抄讀有幾項原則

一.找自己讀得懂、己經懂的內容來抄,因為抄讀的目的不在了解原文內容寫了什麼 (what),而在深入體會原文如何表達 (how)以及為什麼如此表達 (why)也就是「用法」的其然與所以然。因此(尤其在剛開始使用抄讀時),看似越簡單的句子與詞語越佳。

二.抄的對象不用長,但要養成每天或固定抄讀的習慣,定期一小段即可。

三.抄的時候要慢,要眼到心到手到(加上口到亦可),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看慢慢抄慢慢想。抄完了,再一字、一詞、一片語、一子句、一全句,運用你已知的所學全力慢慢思考。並查字典、上網找資料,釐清疑點、增進全面理解。

四.更用功的,更有時間的,抄完之後,還可上網找類似的句法表達實例,加深印象,了悟變化。

五.最後把原句的表達法背起來,有機會立刻現買現賣用出來。

有時候如此精細抄讀之後,可能會發現原本自以為讀懂的這段文字,其實讀錯了,那就是又一意外收獲啦!持之以恒,並配合朗讀等其他手段,包你功力大進,是自學者極好的練功法。

例:此刻隨手點入CNN網站,有這麼一句:

As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s begin their search for potential running mates, we
want to know who you think would make a great vice president.

抄讀者模擬獨白:

為什麼用 as? 這裡的 search 後面為什麼有個介系詞?嗯,我還注意到 campaign、mate 都用了複數,這在文法上,以及與此句陳述的事實上,有何關係?you think 如何在句中插入使用?原來 make 可以這樣用?who would make a good wife, a good listener...

又例:美國麥當勞網站的廣告文案:

McDonald's is one of life's many small pleasures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enjoy every day. Great food. Fun to eat. Casual environment. Local and
familiar. And alwyas something new.

字都認識,文法也簡單。眼睛一溜就看過去,都懂。且慢,同樣的意思,自己卻不一定寫得出來。

立刻動手「抄讀」吧。

recpd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George 出處:George Chen on Blog
來源:
http://georgechen.idv.tw/wordpress/?p=92#comment-45079

 
向來我讀英文喜歡把閱讀擺在首位,聽、說、寫則視為閱讀的延伸。類似的觀念我在其他文章裡已經提過,特別是兩篇關於 《千萬別學英語》 的心得文章。同樣的看法這裡就不再贅述,現在我只想談談英文讀什麼?怎麼讀?

recpd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李清照詞「眼波才動被人猜」,大膽採用顯性的被動式白話入詩,這個「被」字用的突兀出格,卻是破格的生動。丁丁不知道古詩詞裡直用「被」字者有多少,但是 poetic license 畢竟不同,有人慨嘆今天我們中文的「被」字成災,丁丁頗有同感。

一向以來,最受詬病的病譯除了每 when 必「當」之外,就是每見原文被動語態譯文就被被被不停。記得余光中先生還特地做文章,指出中文本身原就有很多表現被動語氣的方式。 沒想到曾幾何時,連原生中文也被來被去。

語文是活的,本會廣納四方,隨時代社會演變,衍生出新的表現形式與辭彙。古文如此,今文亦然。五四以來,白話中文也歷經許多變化,其妙不在一端。可是這個莫名其妙在不必處「被」多生出來的「被」,丁丁實在「被」它打倒了!

其實有些說法,中文過去並不作興以被動表達,比如當今已蔚為流行的「被告知」,久之大家也見怪不怪了。當初「被保險人」一詞初初問世,想來也不乏人覺得蹩扭吧。另有些情況,則是隱性的被動,比如曾在網上看到有人貼文:「聽說某某作品/史實要「被」拍成了電影了!」另有人指出這個「被」字是贅字。原貼文者不以為然,答道:難道這故事會自己拍成電影?

唉以此類推,魚也得「被」燒焦了,衣服也得「被」洗好了,車子該「被」送廠維修了,功課「被」做好沒?你我也「被」生於某時某地了!

這篇閒話「被」寫就,「被」貼出,「被」修正,然後系統告訴丁丁:你的文章已「被」更新成功!

recpd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